腰麻二三事 - 麻醉平面
決定腰麻平面的因素有哪些?
可控制因素:
劑量
比重
姿勢
不可控制的因素:
腦脊髓液密度
腰腦脊髓液體積
回覆一:
2%利多卡因是輕比重液;5%利多加糖配成重比重;0.5%布比原液是輕到等比重,基本可視為等比重;0.75%布比是等到重比重,基本按重比重看,但需要注意在相當一部分病人其為等比重。此病例配方容量 2.1ml ,沒有加糖,是否回抽腦脊液稀釋不重要,配方意義為少量輕比重液稀釋等比重液,最後得到的可能是輕比重液或是等比重液,前者可能大,決不可能是重比重液。只是比重相對於腦脊液差的不是很多。
個人認為,因為人體的腦脊液比重是一定範圍內的不定值,而藥液在常規室內溫度變化下,其比重也會不同,所以在選擇配方時,要配成明確的重(加糖)或是明確的輕(注射用水稀釋),等比重操作需謹慎,因為不可能是等的(藥液不可能37度,腦脊液的確切比重臨床也不知道)。
這段話傳神的表達局麻藥比重對鞘內藥物擴散的影響,尤其是最後一句話更是經典。不過其中對0.75% Bupivacaine為等至重比,個人瞭解,如果出廠沒有含糖,基本上是等或輕比重,除非是不同廠商的配方。因為唯有如此,兩者配伍,才有可能是輕比重溶液,才可以解釋『異常』的,無法『預測性』的擴散高度。
影響擴散高度的三個最重要因素,劑量,比重,姿勢,其中姿勢,比重已經討論過了,病人的身高多少?如果太矮,劑量因素就會凸顯出來。其次鞘內壓力因素,樓主也提過,鞘內壓力除腹腔腫瘤壓迫因素外,硬膜外壓力是否升高也要考量,雖然腰硬聯合只有注入腰麻藥,沒有注入硬膜外局麻藥物,但硬膜外腔是如何偵測,是使用空氣法還是生理食鹽水法?硬外腔是否有注入任何液體?這可能會影響硬外腔的壓力!
其他,不可控制因素中,CSF容積與密度,與病人因素有關,尤其是容積,在某些脊椎異常的情況下,CSF容積較小,也會影響藥物異常擴散,這個病人小劑量達到全脊麻的程度,在文獻上找不到對應的類似案例,考慮脊椎結構及容積異常的問題應是合理的推測。
至於局麻高敏就不太瞭解作者的原意是什麼?藥物異常擴散應考慮藥物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,藥效異常才考慮藥物藥效學Pharmacodynamics的問題,病人『35分鐘時,意識逐漸恢復。平面降至T4,5O分鐘術畢,患者自訴切口痛』,消退的速度不可謂不快,可能與相對藥物濃度較低有關,所以沒有高敏的問題。
回覆二:
L1節段至下腦脊液量為4-6ml,因此,注入此種液體5ml,應該可以達到需要的麻醉範圍,
不知樓主關於腰薦部腦脊液容量的數據由何而來?又注入『等容量』達到『等節段』阻滯的理論根據為何?請賜教!
影響局麻藥於脊柱內的擴散,在不可控制因素中,腦脊液的容量與比重,其實是很重要的,因此若使用低於一般臨床劑量(為了要控制低壓程度),想達到『控制』阻滯範圍的作法,都會有一個問題,那就是無法保證達到外科要求的阻滯高度與時間,因此,需要使用CSE(combined spinal epidual blcock),以硬膜外當作救援手段。
先說,腦脊液比重的因素,正如樓主於前帖所言,沒有所謂的等比重溶液,因為有個體性的差異,更有男女性,懷孕,與停經等差異,所以,應該只能考慮低比重或重比重的臨床的運用,也就是配成絕對的低或重比重溶液,若要思考等比重的運用,在理論上是不可行的!
再說腦脊液的容量因素,一定的劑量於不同的容量液體中擴散,如果容量的差異很大,則擴散的範圍與濃度就會有很大的變異性,這就談到第一段有關腰薦部腦脊液容量(lumb0sacral cerebospinalfluid volume)的問題,目前有四篇相關的研究,結果是28.0-81.1 mL (n = 25) , 42.7-81.1 mL (n = 9) , 20.5-61.6 mL (n = 41) . 10.6-61.3 mL (n=85)(含spinal stenosis的病人),最少與最多的差異可達兩倍以上,臨床上的意義是,知覺阻滯高度與時間與腦脊液容量成負相關,因而可以解釋同樣的劑量於臨床上有這麼大的阻滯差異。
樓主所提供的案例,正如樓主所言,只有一個實驗體,很難作什麼推論,只能用個體差異來解釋;理論上不加糖的0.5%bupivacaine 於室溫下,低比接近等比,於體溫時為低比,故混合腦脊液,於混合後的比重與溫度綜合考量下,理論上還是接近低比重,低比重的特點是往上擴散的能力低於重比重,且較不可預測。其次,如果該病人的腦脊液又異常多,則可以解釋10mg的bupivacaine只有L3的阻滯高度。
以上個人意見,請不吝指教,最後樓主留了個尾巴,言猶未盡,希望能提供您的經驗總結,期待中。
最近我們用理論再武裝後,剖宮產直接細針穿刺,注藥6-8mg,臨床效果非常滿意,而且幾乎不用麻黃了,呵呵,思考的快樂。
1. Lumbosacral cerebrospinal fluid volume is the primary determinant of sensory block extent and duration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. Anesthesiology 1998;89:24–9.
2.Influence of lumbosacral cerebrospinal fluid density, velocity, and volume on extent and duration of plain bupivacaine spinal anesthesia. Anesthesiology 2004;100:106–14
3.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cerebrospinal fluid volume and the influence of body habitus and abdominal pressure. Anesthesiology 1996;84:1341–9.
4.Lumbosacral cerebrospinal fluid volume in Humans using three-dime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aesthesia & analgesia 2006;103(5):1306~1310.
回覆三:
敬佩,敬佩,再敬佩,就一個非麻醉專業的人員來說,對腰麻認識的水平,已達水準以上,難能可貴的是,對學問的炙熱追求與研究好問的精神,值得吾人表率。
發兩個圖給您參考一下,一個是10個樣本使用50mg重比重Lidocaine,一個是74個樣本使用15mg重比重,研究腦脊液容量對最高知覺阻斷的關聯性。
就產科腰麻的部份,幾點個人看法與問題。
1.純腰麻,使用腰麻針即可,比較經濟實惠,也較好操作,一般26,27G都沒問題。
2.既然是重比重操作,不需使用腦脊液稀釋,直接糖液稀釋,操作上比較俐索,也減少腰針移位的可能。
3.糖份約33~16mg/ml, 比商業化包裝80mg/ml,更輕一點,理論上,已經比較不會擴散太高,至於隨阻滯高度調整頭部水平,基本上,個人覺得作用不大,因為還是會有到達T2-4的情況發生,反而有人覺得,一律頭低10~20度即可,一方面不會影響胸曲高度,二方面促進靜脈回流,有助於減緩低壓的程度。
4.偏低劑量,一般使用5~6.6mg + 少量fentanyl, 或 sufentanyl,不完善阻滯率還有10%,需要硬膜外救援,不知樓主的完善率為何?以縮短手術時間30~45分鐘,應該可以提高低劑量麻醉的完善率,以這種速度,樓主所在的婦科手術團隊,可說水準以上,但在教學醫院,一般不能達到這種水平。最後請教,6mg與8mg之間如何取捨,兩者有差異性嗎?
在重比重操作中,應用臨床劑量,對於可以達到的平面高度,影響應該是不大的,影響明顯的是高節段處的作用強度和持續時間。
發兩個圖給您參考一下,一個是10個樣本使用50mg重比重Lidocaine,一個是74個樣本使用15mg重比重,研究腦脊液容量對最高知覺阻斷的關聯性。
就產科腰麻的部份,幾點個人看法與問題。
1.純腰麻,使用腰麻針即可,比較經濟實惠,也較好操作,一般26,27G都沒問題。
2.既然是重比重操作,不需使用腦脊液稀釋,直接糖液稀釋,操作上比較俐索,也減少腰針移位的可能。
3.糖份約33~16mg/ml, 比商業化包裝80mg/ml,更輕一點,理論上,已經比較不會擴散太高,至於隨阻滯高度調整頭部水平,基本上,個人覺得作用不大,因為還是會有到達T2-4的情況發生,反而有人覺得,一律頭低10~20度即可,一方面不會影響胸曲高度,二方面促進靜脈回流,有助於減緩低壓的程度。
4.偏低劑量,一般使用5~6.6mg + 少量fentanyl, 或 sufentanyl,不完善阻滯率還有10%,需要硬膜外救援,不知樓主的完善率為何?以縮短手術時間30~45分鐘,應該可以提高低劑量麻醉的完善率,以這種速度,樓主所在的婦科手術團隊,可說水準以上,但在教學醫院,一般不能達到這種水平。最後請教,6mg與8mg之間如何取捨,兩者有差異性嗎?
回覆四:
1. 關於調整體位會不會影響最高阻滯平面,可以作實驗觀察看看,提醒,最後固定平面的時間約20分鐘,所以觀測時間不能太短。
2.關於側,坐姿於重比重麻藥分佈的實驗,作者只是要觀察初始姿勢對局麻藥物分佈的影響,並沒有將時間因素考慮進去,坐姿只維持2分鐘,即改平臥位,基本上,其結果,最高平面分佈與臥姿並無差異性,這部份與實際經驗並無背離。
3.臨床尚無有效可行估算腦脊液的方法,故作者們開宗明義說,他們的實驗結果無臨床上的指導作用,只是提供局麻藥物分佈差異性大的一個可能解釋。
4.有興趣關於如何控制15mg麻藥在T10的平面,是否詳述?